首页

丝袜高跟视频

时间:2025-05-23 11:26:09 作者: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大规模减税法案 浏览量:4235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在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中牢牢掌握了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阐释“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并要求“站位要高,做事要实”。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更需如此。

  2017年2月17日,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动态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写入修改后的党章,凸显了全党上下对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充分肯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守牢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我们国家历史上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我经常对东部地区领导干部讲,你们现在可以一心一意搞建设,别忘了吃的粮食是靠兄弟省市保障的。”去年9月,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另一方面,不是说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之类的定位更重要,对于整个国家全局来说,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定位同样是光荣的、重要的。”

△2024年3月19日,在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

  今年3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听乡亲说收入高了,总书记很高兴:“我常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14亿多人靠谁都不行。现在生活好了,也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

  在随后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能源安全,也是总书记常常提及的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今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2023年10月10日,在江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

  2023年,我国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面对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全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二十连丰”,达到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国家之一。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超过1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中国贡献超过50%。

△202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当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从“加强”到“全面加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更加坚实。

  今年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审议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并于3月23日刊宪生效。香港国安条例与已实施的香港国安法有机衔接,补齐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短板,共同构筑起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使香港特区能够全面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国家安全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搭建——

  国家安全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任务;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反间谍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不断筑牢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

  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一套立足基本国情、体现时代特点、适应战略安全环境,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

  唯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方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篇章。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节两地”的首届澳门国际喜剧节在横琴闭幕

作为第一条进入西藏的“电力天路”工程,青藏联网工程于2011年12月建成投运,架起了连接青藏的“能源大动脉”,西藏电网通过青海电网首次实现与全国大电网互联互通,西藏地区长期以来冬季严重缺电、夏季水电消纳难的突出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多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调发展

黄朝能是一名退役军人。崇左地处祖国南疆,黄朝能介绍,从小,其所在村子附近就驻扎有部队,他听着军号声长大,最向往的就是军营。1984年底,黄朝能如愿以偿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他当了班长,还多次受到连队嘉奖。1987年底,他服役期满退伍回乡。

3月6日下午和7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查了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国务院根据代表们的审查意见,分别对两个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主席团常务主席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报告修改情况和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建议批准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和中央预算草案,并代拟了关于计划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和预算的两个决议草案。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将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11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3个点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阔步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厚植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引领广大劳动群众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或扎根基层田野、助力乡村振兴,或攻克“卡脖子”难题、勇攀科技高峰,或投身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实干书写精彩、用奋斗镌刻荣光,在晶莹的汗珠里品味“劳动美”拼出“中国梦”。与此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广大劳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持续加强人才创新培养、完善制度设计,如此不断增进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广大劳动人民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汇聚更磅礴的力量。

互联网之光︱微视频:凝聚之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开年以来,政策效应不断显现,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